曾经叱咤风云的中国硬笔一哥庞中华,其字帖遍布各大书店,说是70到90三代人的硬笔初练一点不过分。为何近些年鲜有人学,且近乎销声匿迹了呢?是他的字过时了,还是由于新人辈出,市场被分流了呢?其实都不是,若是真的好,不存在过不过时一说,即便分流也不至于近乎无人再提,那么真正原因是什么,有以下两点:一,传统书法功底薄弱,我前两日发文还提到,只教硬笔不会软笔的老师都不靠谱,因为这些人对汉字的理解太浅,庞中华就属于这一类,有眼力劲的看看图二图三就明白了。
当然,这是题外话,暂不做展开。二,不符合当下的应用环境。庞字的结构较扁,为横向取势,这就导致了一行下去,会比纵向取势的少写三五个字,一整张纸下来就是几十个字了。大多人学习硬笔是为了什么,当然还是为了实用,最终田英章,刑霄鹏等人的字帖占领市场。当然,也不是说田字就比庞字高级(略高),简单总结:庞是江湖体,田是美术字,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!
1、你对庞中华的字帖有什么看法?个人来说,不太喜欢庞中华的楷书字帖。如果当从工整规范而言,庞中华的字帖可以做为教材。但从书法角度来说,庞的字看起来比较僵硬固化,结构过度讲求平稳笔法疏于变化,另外感觉他的字有点臃肿压抑的感觉,写的太满太实,劲道不足,不利索不清瘦,形状上更趋向于正方形,和传统的长方形的楷书理念不太契合,粗细少变化。从这些特点来说,庞的字更接近美术字。
庞中华是当代著名的硬笔书法家,是中国硬笔书法的主要奠基人物之一。也是当今影响最大的硬笔书法家,他于书法教育上的贡献很大,创立了庞中华书法学院,出版了一百多本书法字帖。到现在的影响也是存在的,一直担任着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的名誉主席。庞中华的钢笔字我觉得挺好,我小时候练习过他的硬笔书法,作为硬笔书法已经很好了,硬笔书法是以实用为目的的,主要是要求字体的结构,能够把结构写好就很了不起。
2、庞字在康熙字典多少画1、庞字在康熙字典中8画,笔画顺序为:捺、横、撇、横、撇、折、撇、捺。2、《康熙字典》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张玉书、陈廷敬等,它是在明朝梅膺祚《字汇》、张自烈《正字通》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。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,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年,历时六年,因此书名叫《康熙字典》。
3、庞字有多少画庞似乎是19画。庞(简体):8画庞(繁体):19画(写上繁体还是显示简体,与服务器设置有关)。庞:17化。庞字简体有8画。“庞”字繁体是,有19画。[páng]部首:广部外笔画:16总笔画:19五笔86:yued五笔98:oued仓颉:iybp笔顺编号:四角号码:00211郑码:tgsiUnicode:CJK统一汉字U 9F90解释:高大。
唐•柳宗元《三戒•黔之驴》:“形之庞也类有德,声之宏也类有能。”杂乱,《旧唐书•卷一三一•李勉传》:“汴州水陆所凑,邑居庞杂,号为难理。”面貌、脸蛋,如:“面庞”、“脸庞”。元•王实甫《西厢记•第二本•第二折》:“衣冠济楚庞儿俊,可知道引动俺莺莺,”姓。如战国时魏国有庞涓。